隨著新環保法的頒布、“綠色發展”的理念寫入中國“十三五”規劃,中國的環保產業正迎來光明的未來。然而,與環保理念在政策中出現的“火熱”程度相比,環保技術應用在中國的市場仍剛剛起步。
在日前結束的2015年江蘇環保新技術交流洽談暨產品展示會上,業內人士表示,目前環保產業的投入很多,但市場供需雙方對互相的了解和信任還需加強,以推動環保技術的真正“落地”。
“這是我們集成研發的無人機機載高性能高光譜成像系統,巡航速度能達到每小時110公里,一天就能收集完一個太湖大小水域里的葉綠素含量。”展臺前,一架由揚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與南京高懇特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大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白色大飛機,吸引了不少地方政府負責人的好奇。
揚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孫小平介紹說,通過這樣的設備可以動態搜集一定區域內的環境數據,做到對區域環境的長效監控。
該無人機的研發者透露,購買這樣的大飛機不僅能夠滿足地方政府環境監測需要,還能夠從根本上實行動態管理,從總賬上算來,比現有的人工監測要更加全面、有效。“但不少部門負責人對這樣的技術應用抱有疑慮,態度比較保守,研發出來的新技術也無處可用。”